视频二区亚洲精品_无码一级精品影片_A级欧美黄片免费观看_亚洲人妻古典系列

探求真理 發(fā)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理論熱點

推動中國古代美學命題整理與研究

 日期:2024-08-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段丹潔)7月25日,《中國古代美學命題論》新書座談會暨中國古代美學命題整理與研究項目推進會在京舉行。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晶表示,美學命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美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理論資源。對于當今的文藝批評,美學命題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價值尺度的功能。

  辨析命題與范疇的區(qū)別

  命題研究是近年來興起的美學話題,但關于命題的個案、命題與范疇在中國美學發(fā)展中的功能、古代文論命題等早有相關學者進行了探討。近日,張晶主編的《中國古代美學命題論》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美學命題的整理與研究”的首部著作,致力于開拓中國美學“命題研究”重要領域,對于中國美學的范式更新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本次會議,與會學者一方面暢談了《中國古代美學命題論》的學術價值,一方面就重大項目的進展和學理,做了深入且具前沿意義的研討。

  在中國古代美學中,命題與范疇的關系非常密切,范疇是命題的基礎,是構成命題的基本要素,命題則是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的思想表述。張晶表示,所謂“命題”,通常指具有判斷性的短語或短句。范疇則往往是一個單詞或復合詞,如感興、意象、味、逸等。命題不同于一個單詞或并列性的復合詞,而是一個有意義的短語,在這個短語內部,已經有了相對復雜的語法關系。命題可以更為明確地表達主體的美學觀念,成為美學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的標志性元素。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建民認為,范疇指向客觀,而命題具有自明性,命題是一種語言形式。通過大量命題的運用來表述思想觀點是古代文論理論建構的一個顯著特點。命題是古代詩學理論建構的核心因素,研究古代文學藝術理論家所提出的命題,是把握他們文藝思想的關鍵。

  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永提出,命題研究與范疇研究既有關聯(lián)性也有獨立性,命題研究是相對范疇中心的理論范式轉換,體現(xiàn)了理論研究的跨越式發(fā)展。以命題為核心,便于展開對中國古代論說文字的全面解析,在概念史、范疇史、術語史已有長足發(fā)展的當下,命題史也應被視為學術話語體系構建中的重要一環(huán)。

  “中國古代美學命題依附于古代語言,存在于古典文獻,有些還有著形成演變的過程。在眾多古典文獻中準確篩選出中國美學命題絕非易事?!敝楹?萍紝W院文學院院長張慶利談到,對中國古代美學命題進行全面的普查、爬梳、整理、考辨對美學命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面對經典美學命題時,如何談出新意,是本次研討會中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昌舒認為,西方對經典化的討論,對美學命題研究很有啟發(fā),在著手中國美學史研究時,可通過比較視野,適當將西方對于經典化的研究吸收進來,但要注意中西學說在其原初語境上的根本不同。古代美學涉及到大量材料,在擇取材料時應注意避免散漫,通過對主要命題的梳理,勾勒出中國古代美學命題的經緯線。

  以命題豐富美學話語體系

  命題對于中國古代美學中詩文、繪畫、美術、書法等各個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而在古代詩歌理論領域中體現(xiàn)得最為充分,影響也最為深遠。吳建民表示,古代文論命題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具有當代應用性,很多經典命題蘊涵著深刻的文學思想,能夠用來闡釋當下的文學理論問題。命題具有傳承思想,表達思想并提出主觀判斷的重要作用,因此,命題研究應該放在中國古代美學話語體系建構的大背景下來進行考察。

  王永認為,基于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豐富性、代表性和本土性,中國古代文論命題的形態(tài)研究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的構建中具有開拓性意義。要把不同藝術門類的美學命題置于成熟的文體學理論框架之下,觀察命題的理論功能與實踐效應。將中國古代美學命題功能的多學科交叉性及效應進一步呈現(xiàn)出來,以推動命題研究更加深入發(fā)展。

  在李昌舒看來,對于美學命題演變歷史的研究,需要從美學史本身出發(fā),按照文學、藝術門類加以梳理,經過甄別、篩選、提煉出若干能代表中國古代美學整體風貌的命題。通過核心范疇引出命題,在范疇研究基礎上整理出相關命題。命題研究具有普遍性,在單個命題研究基礎上,更加注重命題相互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提煉共通性。

  命題研究則是在范疇研究基礎上的范式創(chuàng)新,也是當下中國美學研究向前發(fā)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張晶表示,建立在超越范疇基礎上的命題研究,可以高效推動學術研究范式革命和思維創(chuàng)新。從命題研究本身來看,中國古代美學命題的研究仍然任重道遠。需要一代代學人的合作協(xié)同,從而形成中國美學命題本體特征、形式特征和功能等一系列問題的學術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