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快報(第41期)
日期:2007-03-07 來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2006)
快 報
2006年第41 期
(總第41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辦公室編 2006年11月27日
王宏圖:《都市文化漫談》
11月25日上午,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生導師王宏圖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為聽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講座——《都市文化漫談》。在剖析都市與鄉(xiāng)村的關系之余,他還通過文學作品,講述了都市文化的特性。
“都市一方面特別迷人,同時也很可怕,鋼筋水泥的叢林把許多人的夢想活活碾碎?!蓖鹾陥D說,都市在全球化過程中實際上起著一個經(jīng)濟發(fā)動機的作用,而且這個趨勢在不斷地加快,中國現(xiàn)在已進入一個快速的都市化時期。隨著都市化進程的發(fā)展,城市已經(jīng)變成一種常態(tài),可以說整個世界正在成為一座大的城市。城市發(fā)展的趨勢,有可能出現(xiàn)數(shù)十個、上百個重要的大城市分散在世界各地,形成多中心的分布局面。美國洛杉磯的都市格局很能代表未來的城市格局,它是由90多個城鎮(zhèn)聯(lián)合起來組成的,傳統(tǒng)的市中心不是很明顯,從而避免了一個單一的中心延伸出來的城市密度過大的問題。
城市是追名逐利的舞臺,城市生活中的巨大壓力容易造成人心理的錯亂。隨著都市化的發(fā)展,人情越來越冷漠,人人都工于算計,凡此種種,都是都市文化的特點。王教授通過左拉的《金錢》、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以及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等文學作品中展示的都市生活萬象,生動地說明了上述特點。
喬良:《三十六計賞析》
“一個國家立足于世界,需要韜略;一個人生存于社會,需要計策——不可一日無計,不可一事無計”。11月25日,中國空軍指揮學院教授、國家一級作家、空軍少將喬良先生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中,從“三十六計”說開來,以古今中外憑計謀取勝的豐富實例,展示了智慧和策略的無窮魅力。
“三十六計”是小計,但小計一樣能成大事。韓信略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玩弄敵人于股掌之間,成功占領西魏,堪稱一絕;喬治·索羅斯憑借量子基金在上世紀90年代中發(fā)動幾次大規(guī)模貨幣阻擊戰(zhàn),成為國際金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智慧分兩種,一種是原創(chuàng)的智慧,另一種是集大成的智慧,它們都要求具有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能力??傄谐銎洳灰狻⒐テ洳粋涞呐e措,才能獲得大成功?!眴塘颊f。
喬良認為,道德和計策并不矛盾。計謀不等同于算計,為人處世應當坦坦蕩蕩,做事情就一定要有計策。對手的計謀之所以能得逞,在于我們對此一無所知。防范,正是賞析、研究計謀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