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 | 陳宇: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yè)和教育
日期:2019-07-15 來源:讀特
7月14日,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邀請來北京大學中國職業(yè)研究所所長陳宇。陳宇老師以《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yè)和教育》為題展開演講,與觀眾分享人工智能時代的特點,探討這一新時代下的教育方式。
如何認識這一變革的新時代,陳宇認為這需要歷史感、需要元認知,也就是說,大家要在如此變化不定、無邊無界的世界中找到定海神針,找到定界的基石。他在講座中分別闡述了宇宙、生命、人類理性思維和文明的演變和進程。在他看來,宇宙不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宇宙的規(guī)律也不是人類制定的,但是宇宙的誕生和宇宙規(guī)律的運行卻對人們影響巨大,也是在它之后地球開始有了生命,生命就是非生命物質的覺醒,并且每一個生命都會根據自身要活下去的訴求,對外界做出判斷,生命不僅創(chuàng)造了自身的故事也創(chuàng)造了人們的價值。在有了生命之后就產生了理性思維,理性思維就是一種能夠認識自然、破解自然屬性的能力。而在人類理性覺醒后,就開始編寫自己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文明。
陳宇認為,從農耕文明到工業(yè)文明,人類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變化一直成長至今。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生產關系正在改變人類。規(guī)則性的體力勞動和智力勞動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非規(guī)則性的勞動則是人工智能目前還替代不了的。這也決定了當前青少年的培養(yǎng)方向,要向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
談到未來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陳宇提出要放飛孩子,要讓孩子們從現在的束縛性教育中解放出來,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這些孩子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是不確定的,現在的學習不是為了了解已知的世界,而是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已知的世界都由機器人、人工智能、專業(yè)軟件解決了,那么探索未知的世界,只能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所以放飛孩子就是見證奇跡,作為家長,不要把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強加給他,那樣沒有任何意義,應該懂得引領孩子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陳宇表示,在人工智能的新時代下教育應該是充分的,無拘無束的,培養(yǎng)孩子們無邊無界的好奇心、想象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敢于懷疑一切的思辨能力。因為未來文明不可阻擋,新的規(guī)律的發(fā)現,新的故事的創(chuàng)造,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為此,我們要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升級自己的思維框架,重啟自己的大腦系統(tǒng)。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要一起創(chuàng)造的地方。
編輯 周夢璇
(作者:讀特記者 韓文嘉 實習生 蘇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