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二区亚洲精品_无码一级精品影片_A级欧美黄片免费观看_亚洲人妻古典系列

探求真理 發(fā)展學術 服務社會
歡迎訪問深圳市社會科學網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

世界冠軍劉偉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 講述乒乓文化與體育精神

 日期:2023-06-26   來源:讀特

  近日,北京大學教授、7次獲得乒乓球世界冠軍的劉偉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帶來題為《乒乓文化與體育精神》的講座,為市民講述了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歷程,并分享了自己人生中作為運動員、學生和全民健身推廣者的三個16年。

  

  劉偉在演講中

  乒乓球運動為何在我國備受重視,擁有廣泛群眾基礎?劉偉為聽眾講述了一段歷史:“1958年8月,我國斷絕了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退出了15個單項國際體育組織,中國委員董守義也辭去了國際奧委會委員職務。只有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臺灣,捍衛(wèi)了‘一個中國’原則。面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乒乓球運動成為我國恢復自尊、提高自信的主要途徑?!?/span>

  劉偉補充道,1959年,第25屆世乒賽在德國多特蒙德市舉行,容國團取得冠軍,這是新中國誕生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乒乓球運動開始在世界崛起,極大地振奮了我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周恩來總理更是將容國團奪冠和十周年國慶視為1959年兩件大喜事,將中國首次生產的乒乓球命名為“紅雙喜”。此后,有關部門制定了促進乒乓球運動發(fā)展的相關政策,為乒乓球運動在中國的發(fā)展逐漸拓寬夯實群眾基礎。

  劉偉介紹,今天的中國乒乓球隊憑借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精、人精我創(chuàng)”的先進意識和高超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不僅如此,乒乓文化的中心也轉移到了中國——2018年3月,國際乒聯(lián)博物館落戶上海并正式開館,該館擁有各類藏品8000余件。我國以“中國乒乓,世界共享”的胸懷,派出一批優(yōu)秀乒乓球人才在海外執(zhí)教,“走出去”幫助多國提升乒乓球運動水平,還創(chuàng)建了中國乒乓球學院歐洲分院;乒超聯(lián)賽也積極“迎進來”,為海外運動員提供世界最高水平的鍛煉和學習平臺。

  用16年拿到7次世界冠軍,結束職業(yè)運動生涯后,劉偉進入北京大學學習,開始了人生的第二個階段——求學的16年。在北大學習期間,劉偉認識到體教結合的意義和重要性。劉偉覺得,國家隊可以培養(yǎng)出一個運動員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但通過讀書學習可以達到一個人思想和心理的最佳狀態(tài),如果一名運動員能夠將這幾個最佳狀態(tài)合而為一,可以提升對運動項目的理解、延長運動壽命,有利于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

  近年來,體教融合的意義和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認可,讓體育教育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中發(fā)揮作用逐漸成為共識。劉偉認為,中國從金牌大國邁向體育強國,要推進全民健身,通過鍛煉提升身體素質,以體育精神潛移默化增強心理素質。第三個“16年”,她在身體力行推動乒乓球的社區(qū)普及,持之以恒做全民健身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踐行者。

  (主辦方供圖)

  (原標題《世界冠軍劉偉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講述乒乓文化與體育精神》)

  編輯 劉悅凌 審讀 韓紹俊 二審 鐘詩婷 三審 劉一平

  (作者: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關煒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