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意獨得 法備神完
日期:2021-04-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xué)網(wǎng)
元代繪畫盛行尚古之風(fēng),這不僅在錢選、趙孟頫典型的文人畫家身上得到充分顯現(xiàn),而且也體現(xiàn)在了以任仁發(fā)為代表的既是畫家又為官員的人物身上。
任仁發(fā)(1254—1327),原名霆,字子明,號月山道人,今上海青浦人,精諳水利興修,歷任都水庸田使司副使﹑中憲大夫﹑浙東道宣慰使司副使等職,是元代一位集水利專家和書畫大師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其水利方面的成就,以建造現(xiàn)位于滬上志丹苑的元代水利工程(趙浦閘)遺址為今人所稱譽(yù);其書畫方面的造詣,可比肩同時期的著名書畫家趙孟頫。
任仁發(fā)才華橫溢,學(xué)擅專門。政務(wù)余暇喜好詩文,工書法,長繪畫,尤善人物、花鳥和鞍馬,書宗李邕,畫學(xué)李公麟,秉承唐宋重視寫實傳統(tǒng),更有新的突破和發(fā)展,是繼唐代畫家韓干之后又一位以鞍馬畫著稱的繪畫大師。早年曾奉旨作《熙春天馬》《渥洼天馬》兩圖,為宋仁宗詔令藏于秘書監(jiān)。任仁發(fā)的人物畫設(shè)色明快秀麗,線條簡練精確,形象真實生動,有唐人遺風(fēng);花鳥畫工整艷麗一格,接近宋代院體花鳥畫風(fēng)。
任仁發(fā)的作品用筆精謹(jǐn)遒勁,著色均細(xì)純凈,造型傳神俊發(fā),肥而不臃,細(xì)而不滯,為識者評為“法備神完”“筆意獨得”。他的傳世作品有: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出圉圖》《二馬圖》《張果見明皇圖》,藏于上海博物館的《春水鳧鹥圖》,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飲中八仙圖》《貢馬圖》《橫琴高士圖》《秋林詩友圖》,藏于美國的《神駿圖》《三駿圖》《九馬圖》,藏于英國的《飼馬圖》,藏于日本的《文會圖》《牽馬圖》等;畫技理論方面也著述頗豐,有《書史會要》《書畫史》《六研齋隨筆》《海上墨林》《練水畫徵錄》等。
《二馬圖》,絹本設(shè)色,縱28.8厘米,橫142.7厘米,承襲并發(fā)揚了唐人畫馬的高超技藝傳統(tǒng),以寫實手法,通過肥瘦兩馬之對比,以馬擬人,以物喻世,針砭時弊,抨擊官場腐敗。畫面上,前馬膘肥肉厚,昂首,碎步輕盈,尾巴飄逸,志得意滿;后馬骨瘦嶙峋,肋骨清晰,低頭,步履蹣跚,尾巴蜷縮,疲憊困頓。畫中細(xì)節(jié)處理更是耐人尋味——肥馬馬首挽著籠頭,但韁繩松開,拖逸于地;瘦馬非但有籠頭,韁繩還套在馬脖之上。
任仁發(fā)借此闡述了自己對于當(dāng)時吏治的看法:一匹沒有約束的脫韁之馬,一旦失去控制,就會無法無天,為肥己而魚肉百姓;一匹有約束的拴著韁繩的馬,因有管束所以盡心盡力,克勤克儉。由此,無情鞭撻其時官場及社會的種種腐敗現(xiàn)象,用心可謂良苦。《二馬圖》驚世駭俗,曾入選2002年上海博物館舉辦的晉唐宋元72件書畫國寶展,令人駐足沉思。
《神駿圖》堪稱任仁發(fā)刻畫宮廷圉官和良馬的經(jīng)典之作。畫中駿馬壯實豐肥,英姿勃發(fā),富貴悠然,氣度高雅,特別是馬身花紋勾線圓渾,富有變化,賦色清雅,暈染細(xì)膩;唐人裝束的人物,形象飽滿,相互顧盼,意態(tài)自然,尤其是衣紋線條流暢,敷色明麗,深淺參見,互襯互補(bǔ)。整幅畫面造型逼真,用筆勁健,神氣生動,顯示出畫家精細(xì)過人的狀物技巧,更代表了元代人物畫高超的藝術(shù)水平?!渡耱E圖》上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藏印,亦庶可窺知其超凡脫俗、精彩絕倫。
?。ㄗ髡邌挝唬荷虾J谐缑鲄^(qū)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