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sciq.com/img/0/647/647578/1125951.png)
個人簡介:香港中文大學(xué)社會學(xué)博士,社會發(fā)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學(xué)會公益慈善專委會理事、中國社會保障學(xué)會慈善分會理事、《中國非營利評論》雜志編委等。主要研究關(guān)注組織社會學(xué)、非營利組織與公益慈善、社會組織與基層治理等。
一、主要著作
1、《中國社會組織發(fā)展研究的市場維度》,獨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22年
2、《反思災(zāi)后社區(qū)重建》,編著(第二),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2年
二、主要論文
1、《海外非營利市場化研究三十年:概念、動因及其效應(yīng)》,《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CSSCI),2022年第6期(第一作者)
2、《理念、制度與權(quán)力——慈善法決策過程分析》,《社會學(xué)評論》(CSSCI),2022年第6期(第二作者)
3、“Char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Charitable Foundations between the Party-State and Society.”(book review)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SSCI一區(qū)),2022年第5期(獨立作者)
4、“Market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Unveiling the Impact of Foundation-Led Venture Philanthropy on Grassroots NGO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SSCI一區(qū)),2021年第1期(第一作者)
5、《“資助型基金會”在中國的興起:基于組織場域視角的分析》,《社會發(fā)展研究》(CSSCI),2020年第3期(獨立作者)
6、“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China: In Search of Identity?”Voluntas(SSCI二區(qū)),2019年第4期(通訊作者)
7、《慈善募捐規(guī)制中的國家與社會:兼論<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中國非營利評論》(CSSCI),2019年第1期(獨立作者)
8、“Bounded by the State: Government Prior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Philanthropic Found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SSCI一區(qū)),2015年第4期(第一作者)
9、《“不完全合作”:NGO聯(lián)合行動策略——以5.12汶川地震NGO聯(lián)合救災(zāi)為例》,《社會》(CSSCI),2014年第4期(第二作者)
10、《政府主導(dǎo)與社會組織參與:汶川地震災(zāi)后社區(qū)重建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xué)(內(nèi)部文稿)》,2013年第2期(第二作者)
11、《底層中國的主體性建構(gòu)》,《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CSSCI),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